時間回到去年七月,上海下著雨。我在自己租的小房間裡完成我人生第一份收支表。今年二月,疫情成為我離職的最後一根稻草,我收拾好東西搬回臺灣,雖然短期內找不到下一份工作,但因為過去半年有良好的儲蓄習慣,半年內沒有經濟問題,因此讓我對理財這件事有更深刻的體悟,也更了解他的重要性。
今天,我就要來教大家如何執行理財的第一步——儲蓄,並且從我的上海生活經驗來告訴大家一些的理財觀念、跟大家分享如何控制自己的花費。這些觀念與想法不是只適用於上班族,還在學生時期的大學生們也可以儘早開始自己的財富規劃,對自己未來的理想實現會有很大的幫助!
那就開始吧!
《製作自己的收支表》
在製作收支表時,我喜歡用減法
1. 列出每個月的固定收入(副業/兼職先不算)
2. 扣除每個月的必要支出(ex. 勞健保、房租、電話費、保險費等)
3. 扣除每個月的儲蓄金額(非常重要!要把儲蓄當成必要支出,不可因為當月超支而減少)
剩下的錢就是自己每個月可以花費的生活預算。接著我們要再進一步劃分預算。
4. 預留水電瓦斯費(很重要!盡量多估不要少估)
5. 粗估自己平日和假日的飲食費(假日可能會跟朋友出去吃吃喝喝所以多花一點)
6. 粗估自己的交通費(計算方式下面有解釋)
7. 預留一部分給自己買生活用品(我會留大約500元,包括買洗髮精沐浴乳垃圾袋等等)
這部分我都會盡量抓整數。例如一天飲食250元(早50/午100/晚100),假日多給自己100/天,就有250元*31天+100元*8天=8550,所以8600元/月。交通費如果在臺北市和新北市就可以直接抓1300元買月票,其他縣市就可以算自己平均的車錢或加油錢(例如每天搭車30來回就60,一個月大約1800;一個月加3次油,一次150,一個月就是450)。
這時,我們要回頭檢視我們預估的費用有沒有在我們的預算裡?
例如:月薪25000元/月(扣勞健保後),房租6000元/月,電話費500元/月,保險費500元/月(年繳的就除以12,每個月先存下來),儲蓄3000元/月。剩下的生活預算就是25000-6000-500-500-3000=15000元/月。
我們剛剛粗估的生活費是1000(水電瓦斯)+8600(飲食)+1300(交通)+500(生活用品)=11400元/月。
所以在以上的預算裡,剩下15000-11400=3600元。粗估的生活費在生活預算的範圍內,這時可以調整自己的預算,例如房子就能住月租7000的、吃飯可以吃9000元/月、交通費算1500元/月等等,但我會建議你把儲蓄金額提高!當然,如果你的情況是相反過來的,粗估的生活費比生活預算高,就該調整估計值裡的數字,自己也就知道在平時支出上要謹慎一點。
還沒完喔!
8. 在剩餘的金額裡,規劃自己的購物基金
購物基金用在的是沒有到非常必要的消費,女生會買衣服化妝品等等,就是用這筆錢。剛剛說到剩下3600元,那麼我就會規劃儲蓄多一千,購物基金2500元/月。剩下的100元零頭就是彈性,如果有東西超支的話還有一點點空間,沒有超支的時候這一百塊就會默默被存下來啦!
9. 同場加映:規劃自己的額外收入
如果你還有副業、兼職的話,太棒了!我會在試算表裡再設定一個欄位,列出自己當月所有的額外收入,並且同樣規劃其中一部分儲蓄、另一部分就當作自己每個月可以犒賞自己的小補貼!
《幫助儲蓄的日常生活習慣》
1. 養成記帳習慣,週末/月末檢視自己的累計支出
我是用手機設了一個提醒,每個禮拜天的晚上10點會提醒我週記帳,到了每個月的最後一天則會回顧我一整個月的消費狀況。有些人覺得用記帳很麻煩,但是記帳是幫助自己知道自己的消費習慣,在理財初期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還是建議大家要記帳以暸解自己的消費習慣。用記帳app記的就和我們的預算一樣就好,類別就分:吃喝、交通、生活用品和購物四大類(水電瓦斯費我不會記app裡,每個月繳完就直接填到excel試算表裡)每個禮拜天晚上,我會把手機app打開來,用日期的功能檢視從每個月的1號到記帳當天我已經花了多少錢了(1號如果是禮拜天我還是會照做,養成習慣)這樣我也會對自己接下來的日子還剩多少預算有一個概念。例如:4/26禮拜天,算完以後花費剩下1000元(平均一天剩250元),我就會知道剩下這四天我不能大吃大喝(但如果預算剩1500,我就會犒賞自己喝個飲料XD)
月末,我也有一個提醒,無論在週間的哪一天,我都會統計我整個月的花費,看看自己有沒有超支。如果超支,我會把超支的部分變成下個月的購物支出(強迫自己把錢補回來)並且看看是哪個部分的錢花得太兇。我也會建議飲料喝很兇的讀者,把飲料的錢和平時飲食的錢分開計,就會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在喝飲料。下個月要控制預算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是哪個部分超過了,並且可以適時調整預算(例如水電瓦斯費連續兩個月都高於1000,就要調高預算)沒有超支的話就太棒了!
(我的試算表中支出的部分)
2. 不要使用分期付款;避免支配自己未來的收入
我強烈建議沒有存款的人不要使用分期付款,在存錢的人最好也不要。
我會有這個建議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如果未來6-12個月突然有一個時間點沒有了收入或發生任何突發狀況而急需用錢的時候,付不出錢只會造成之後你要還銀行更多錢。如果有信用卡的人,我會更建議你先把錢存到了再去買那樣東西,因為大部分的信用卡分期付款是沒有回饋的。有些東西晚了半年一年才買也沒關係!
我舉我身邊的例子:
今年4/24,Apple的IPhone SE 2020出了,我姐就說他想買。我第一個問題就問:「你有需要嗎?」他說他手機已經用快四年了,現在有些小問題但還不影響正常使用。我第二個問題又問:「你有錢嗎?」他說他要分期付款,但得分到12期、一個月1200多元。我吃驚的是:1. 他連一萬五千塊的存款都沒有!2. 沒辦法只分六期,表示他同時拿家裡生活費又有打工,但一個月竟然拿不出2500塊!(這邊補充一點,雖然我已經大學畢業了,但我姐還沒)當時我就很認真的跟他討論買手機是否有必要性。前兩個月他才說他預計現在的手機要用到大學畢業(再一年)結果過不到幾個月她就想換!所以我說了兩個條件:1. 不可以分期付款。我寧願你現在開始一個月存1200元,等一年後再買,手機在那邊也不會跑掉,一年後還是買得到。2. 我可以先幫她墊錢,但他每個月要記帳給我看。如果我發現他有不必要的花費,我就會調高每個月的還款金額(債主當好當滿XD)
做大額消費時,我要大家先想想:1. 真的有必要嗎? 2. 你有錢嗎?
很多東西其實都不是必需品,就像換新手機。我更建議你現在開始每個月存一筆手機基金(把消費基金撥一部分出來)等到一年以後,再買新手機(這中間可能還出了新的款式,也可以等換合約的時候,搭配不同資費算算怎樣划算)有些東西,可能是必需品但是金額很龐大,我會建議你把它拆成小部分。就像上面貼出來的支出表裡,我有一列叫傢俱基金,就是我每個月會劃100人民幣的錢預留做買傢俱的時候使用,這筆錢我後來花在買鏡子、櫃子、檯燈、被子、鍋子、垃圾桶、壁掛等等上。但基本上只需要花一次,所以我在剛搬到上海的時候先花了,並且分配在七個月裡(前提也是因為我有一些存款所以可以跟自己分期付款)
3. 思考花費的各種方式
聽起來很複雜,但其實就是比價、想辦法更省錢拉!
如同大家剛剛看到的支出表所見,我的飲食花費意外的很低,而且飲料我也沒有少喝喔!(控制在兩週一杯XD)這是因為我把早餐的費用降低很多、一個月大約是一百塊人民幣,平均一天才花不到4塊!這是因為我後來發現其實不用吃外面賣很貴的麵包或燒餅才會飽,反而是1.4公斤裝20塊人民幣的桂格原味燕麥(沒有業配XD只是有品牌有保障)我可以吃半個月,加上一包葡萄乾和熱水或牛奶,早餐不但健康好吃還反而比較不會餓。因為測試過不同早餐的不同以後,我才發現吃麵包反而更容易早上想睡覺,吃了燕麥增加了膳食纖維的攝取、也讓自己一直保持有精神的狀態。另外,我偶而早上還會加一顆水煮蛋,水煮蛋的飽足感很大,也會讓自己比較不會餓!
很多時候,花費不是只有一個方式。吃飯不是就一定要吃便當,也可以自己做、或挑飽足感比較強的食物。不同品牌的洗衣精價差很大,我會常常去逛超市並比價,久了以後就會發現哪裡的洗衣精賣比較便宜,需要的時候就會趁經過超市的時候去買(這時候盡量比較離自己平時近一點的超市,我就會比較公司附近的超市和住處附近的三間超市)另外,我也建議大家沒事就逛逛超市,比較能發現價錢的變化!我有時候就會趁打折的時候多買一個月份的生活日用品,不會到太佔空間的話,都蠻划算的!不過也不要一次買太多,因為打折其實常常有,通常是消耗品或是價差真的很大的東西我才會趁打折買~
我也會有犒賞自己的時候。平日的早上吃燕麥、中午吃健康餐或自己帶便當、晚上吃自己煮的簡單菜色,到週五晚上,我通常會和同事一起出去吃一頓好料的,價格會控制在100人民幣左右,週末則會讓自己吃50-70人民幣的午餐或早午餐(晚上通常要運動,所以我會讓自己最晚三點前吃完午餐,晚餐就簡單吃)有時週末我自己在家沒有出門,也會自己煮飯。我的感覺是:在消費力越高的城市,自己煮可以省越多!
(我在上海的時候就吃類似這種燕麥當早餐😜)
4. 開始比較高品質與低價的東西;東西用的久更重要!
其實我在上海的薪水並不高,但上海的物價真的很貴!尤其是進口的東西,因為進口稅很高的關係,東西都比臺灣貴大概5%左右!(還要考量當下的匯率,不過我是直接轉人民幣、花人民幣所以比較沒差)
我個人在大學時期就開始發現同樣是一條黑色寬褲,快時尚品牌一條$699和百貨公司一條$1290,同樣穿兩年後,$699的其中一隻常曬太陽的褲管已經褪色成紫色了,$1290的還是非常飽和的黑色。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我花比較多錢真的有買到品質比較好的東西。後來$699的褲子我已經沒穿了,$1290的到現在還是我的衣櫃常客🥰有些東西,雖然看起來價格貴,但如果能用的久,平均下來的花費就不會很多。
再舉一個例子。我去上海前買了一件長版大衣。當初為了省錢(大四做畢展時超窮)網拍上宣稱含羊毛、好看且價格也還行就買了,結果那件大衣只陪我撐過一個冬天🙂穿了三個月以後,袖子就已經又起毛球又變形,加上大衣的外型已經不是我喜歡的樣子了(善變的我和快速改變的時尚產業綜合的結果)在2019年年底我只好在上海再買一件大衣,這次我學乖了——等我喜歡的品牌打折時,馬上以六折買到平常下不了手的羊毛大衣,也是因為事前有規劃,所以有存了一小筆大衣預算,才能快狠準的一看到打折就買下來。那件大衣後來陪我來來回回上海和臺北兩趟,回臺灣以後送洗完簡直跟新的一樣!最近天氣又變冷了,我也要準備把它拿出來穿了~而且買這件大衣前,因為覬覦了很久,所以每次經過都會進去試穿,買的時候很確定自己真的很喜歡,一點都不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嫌棄他的外觀,也沒有喜新厭舊的感覺哈哈!
也不是說所有東西都要用名牌或花大錢,而是說不要貪小便宜!有些東西相差十幾塊錢,但一拿在手上就可以感受到質感的差別,那我寧越多花一點錢,使用這樣東西的時候比較好用/方便之外,這個東西也可以用比較久,總體來說就是比較划算!當然囉,有些東西價差好幾倍但是使用上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我就會選擇便宜又安全的東西(ex. 通常化妝品我都比較不在意是否是名牌、眉筆$200和$800的我就覺得沒差,不過保養品我就會考量成分和品牌是不是天然的等等的因素)
以上就是我在上海生活的一年左右以後,得出的幾個讓自己可以存下更多錢的建議~
有時候都驚呼自己怎麼可以過的這麼節儉XDD 但真的是「習慣成自然」,我在八月的時候再次到台北租房子,並且開始工作,也是照著這樣的模式生活,結果在台北雖然收入比較低,但沒想到存下來的更多!而且老實說,在台灣,有時候外食反而沒有比自己煮便宜XD 現在慢慢也學習如何「吃得省、吃得飽、吃得好」,而隨著收入慢慢增加以後,也可以開始過更有品質的生活~
期待大家和我一起成長!一起加油吧~
留言列表